|
|||||
|
|||||
如何在新征程中鍛造堪當重任的青春力量?近日,上海電建福建公司的青年團員們用一場場別開生面的主題團日活動,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奮的“青春答卷”。從聆聽前輩奮斗故事到自我反思成長,從云端承諾到一線實踐,這群年輕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強企有我”的青春誓言。 前輩故事的“精神燈塔” “當年我們安裝機組,鉆進鍋爐里一干就是一整天。趕上搶工期的時候,連三餐都是工友送到幾十米高的鋼架上……”曾參與十余臺大小火電機組建設的老黨員黃俊賢,用帶著歲月溫度的講述,打開了塵封的時光閘門。 為了讓青年讀懂“從哪里來”,各團支部紛紛邀請老黨員、黨支部書記擔任“歷史講述人”,將“建電站、送光明”的奮斗往事搬上團日課堂。目前,已有6名老黨員、支部書記走進團支部,講述“企業發展故事”,覆蓋青年近百人次,喚起了青年們心中“往何處去”的深層思考。 “前輩們把‘國之大者’扛在肩頭,用‘自力更生’拼出了電建人的底色。現在我們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更要傳承這份‘不服輸、不怕苦’的勁頭!”青年工程師楊俊輝參與團課后,寫下這樣的感悟。 叩問自身的“青春三思” “同先輩比,我們身上少了什么?同先輩比,我們身上多了什么?同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期望和時代與企業發展要求比,我們還需要充實什么?”圍繞這三個問題,公司各團支部開展大討論。 團員青年們結合崗位實踐,紛紛坦誠剖析,掀起一場深刻的自我反思。 “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少了先輩身上敢做敢為的闖勁,勇于奉獻自我的精神和面對工作艱苦奮斗的意志。雖然時代不同了,但‘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勁頭,任何時候都不能丟。” “如今,我們擁有了更為豐富的信息渠道,更多先進的技術支撐和學習平臺,更應著力突破'卡脖子'技術瓶頸,強化戰略擔當,成為懂技術、通規則、有情懷的復合型人才。” …… 經過激烈討論,青年們紛紛形成共識:要把“奮斗精神”融入崗位,把“創新銳氣”注入專業,讓個人成長與企業戰略同頻共振。 云端承諾的“先鋒行動” 為了突破地域限制,設計團支部創新實踐,發起“黨團青年‘云結對’,共繪攻堅同心圓”主題黨團日活動,邀請各個項目上的黨員骨干與青年團員在云端相聚。 黨員代表們通過視頻連線與項目青年分享了他們的入黨歷程和項目攻堅的故事。榜樣的感召,點燃了青年的理想之光。“原來‘黨員’二字,就是在危急時刻站出來的勇氣。” 會上,所有線上線下的黨員團員共同簽署承諾書,將“推動500千伏變電站工程通過技術標準認證”“實現500千伏智能變電站的設計優化,提升設備運行可靠性20%以上。”等具體目標寫入承諾,化為可衡量、可追蹤的行動指南。 “這不是一張紙,是我們對企業的承諾,更是對自己的鞭策。”一張張承諾書,構建起一份跨越山海的青春契約。 聯建提升的“一線課堂” 如何讓規章制度落地生根?如何強化項目青年的合規意識?公司兩個機關團支部聯手工程公司團支部,以“知規守紀強擔當,作風建設在路上”為主題,精心打造互動實踐平臺。一場線上知識競賽率先拉開帷幕,競賽題目巧妙融合了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等內容,讓青年們在緊張答題中深化對“合規紅線”的認知。 “在施工過程中,如何保證簽證索賠資料的完整性和規范性?”“辦理進度款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差旅報銷時違反勾稽條件,是我哪里填錯了呢?”除此之外,公司團委還搭建了“機關-項目青年幫幫群”,機關職能部門青年骨干化身云端“客服”,精準解答,形成“隨時提問、即時解決、難點共研”的高效機制。 項目一線青年鄭澤華感慨:“真沒想到,即使我們都分散在天南地北,公司最新制度也能第一時間‘零距離’傳達,幫幫群讓我們感覺機關就在身邊!”這方小小云端,也成為了青年提升合規素養、加速融入企業治理體系的“一線加油站”。 還有誰說主題團日活動就是開開會、舉舉手?上海電建福建公司用有溫度的歷史傳承,有深度的青春思考,有力度的行動承諾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而這就是新時代青春最“燃”的模樣。 |
|||||
【打印】
【關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