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長期以來,中國電建作為全球清潔低碳能源、水資源與環境建設的引領者,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的龍頭企業,主動融入福建省高質量發展和兩岸融合發展格局,聚焦“水、能、城”產業核心領域,集成“投、建、營”全產業鏈一體化,用電建方案助力福建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回溯上世紀50年代,福建省工業基礎薄弱,電力供應嚴重不足。為響應國家能源戰略,閩江工程局(現中國電建水電十六局)懷揣著為福建提供穩定電力、推動八閩大地全面發展的決心,毅然遷入福建,在財力物力極度艱苦的條件下,承建了新中國第一座梯級水電站——古田溪一級水電站。古田溪水電站既是新中國水電建設的里程碑,也是中國電建在閩水電建設的開篇之作。 同時,中國電建參與了福建省電力系統規劃設計,助力福建能源電力建設。上世紀50年代,中國電建在閩屬地化成員企業福建院(前身福建省電力勘測設計院)與福建電建(前身福建省第一電力建設公司)先后成立,并參與了嵩嶼電廠、漳州后石電廠、平潭長江澳風電場、220千伏水口—惠安Ⅱ、Ⅲ回輸電線路等眾多省內重點能源電力項目的勘察設計,以及福建省首臺3000千瓦發電機組——南平造紙廠熱電站發電機組安裝工程、福建省最大的火電基地——永安火電廠系列工程等火電、輸變電工程的建設任務,為深耕福建打下堅實基礎。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電建始終與福建省改革發展和兩岸融合同頻共振。中國電建聚焦主營戰略業務,結合福建得天獨厚的水能地理條件以及自身優勢,積極推進福建省重點水利、能源工程建設。中國電建依托旗下的能源規劃研究中心,開展電力行業發展戰略、規劃、政策和市場預測分析研究,緊跟國家“3060”雙碳戰略目標的指引,開展新能源和電力新技術的研究及推廣等工作,持續謀劃能源結構轉型。 水利水資源領域,中國電建參建的泉州白瀨水利樞紐工程,是國務院部署加快推進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項目之一,是列入國家發改委《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規劃》的加快水利設施建設項目,也是福建省“十三五”期間投資最大、庫容最大、大壩最高的水利樞紐工程,對提升安溪縣、南安市城區防洪能力以及解決泉州中長期缺水問題具有重要意義。中國電建還參與了國家150個重點水利工程之一的金門供水水源保障工程,為促進福建水利業務高質量發展以及兩岸融合發展貢獻出中國電建力量。 能源電力領域,從火電業務到海上風電、海上光伏等新能源業務,中國電建深度融入福建省能源結構轉型戰略,助力福建省“十三五”“十四五”能源規劃發展與建設,為福建省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提供了核心支撐。中國電建承建的寧德霞浦海上風電場B區項目EPC總承包工程,是國家“雙碳”戰略、海洋強國戰略及區域能源轉型戰略的核心載體。項目投產后,預估年上網電量為12.4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煤約37.29萬噸,有效緩解區域電力緊張局面。 作為抽水蓄能業務的絕對主力,中國電建深度參與福建省多個重大抽蓄項目建設。“十四五”期間,中國電建在福建在建和已建的抽水蓄能電站共十座,總裝機規模超490萬千瓦,占福建省“十四五”規劃抽水蓄能裝機總規模的98%,成為助力福建省“雙碳”戰略與新型電力系統構建的核心力量,為福建高質量發展筑牢綠色基石。 迄今,中國電建在閩戰略布局持續深化,成員單位規模與團隊實力顯著提升。除深耕福建多年的屬地化二級子企業水電十六局與福建院外,還擁有在閩三級企業及子企業分支機構共三十余家,共同構建出一張密集的區域覆蓋網絡。 未來,中國電建將繼續深化區域協同發展,聚焦主營業務,緊抓戰略新興業務,著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圍繞“聚焦市場、屬地發展”的原則,堅持“全流域統籌、全打包實施、全過程控制、全方位合作、全目標考核”的創新治理模式,以持續推動重大重點項目落地為首要任務,助力福建省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向社會展現央企擔當。 |
||||
【打印】
【關閉】
|
||||
|